德國寇德士育出,原屬切花品種但來台灣栽植後變為短枝且低矮的豐花品種,花中輪,單朵有一定長度壽命,但植株生長速度不快。
【花】
粉紅色,中輪的簇生型花,一莖多花成簇綻放。花形端正且優雅。時而會出現粉紅漸層的花色。散發茶香為基底,融入大馬士革與粉霧香,強香。也適合用於切花。
【栽培】
四季開花性,樹勢強,耐病性強,灌木樹型玫瑰,對白粉病的抗病性強,但對黑點病的抗病性也強。3月到11月的玫瑰生長期間,每個月一次噴灑藥劑(殺菌劑),就能讓葉片終年保持漂亮乾淨。適合地植,也適合盆植。可種植在寬廣的場所,欣賞其自然樹型,也可誘引在錐形花架、平面花架、花柱、高圍籬等結構物上,當成四季開花性的蔓性玫瑰來栽培。
【花名由來】
花名來自她四季開花的性質。
【品種特性】
類型1 灌木 / 風格・浪漫
花色・粉紅色 / 花型・簇生型
花徑・中輪 / 單花花期・長
香・強香 / 香味・茶香、大馬士革、粉霧香
開花性・四季開花
樹型・灌木樹型 普通 / 樹高・2m 樹寬・1.5m
樹勢・強 / 刺量・普通
白粉病抗性・強 / 黑點病抗性・強
耐陰性・普通 / 耐寒性・普通
耐暑耐濕性・強 /耐藥劑性・強
【花】
濃橙色,中輪簇生狀花,一莖多花成簇綻放。茶香融入青草香,中程度花香。花朵剛開時是橙色,隨著花開,花色帶珊瑚粉紅色。加上淡黃色的花瓣背面、鈕扣心,更增添獨特氛圍。具有穩重沉著風格與存在感的玫瑰。
【栽培】
四季開花性,小型的灌木樹型玫瑰,樹勢強,具有優良的抗病性。對白粉病和黑點病的抗性皆非常強。即使種植在環境不佳的場所,也鮮少生病。每半年一次在噴灑藥劑(殺菌劑),就能讓葉片終年保持漂亮乾淨。噴灑時機分別是,春芽開始膨起時、秋季修剪後等兩次。修剪過後,植株體積變小,因此能減少噴藥的工作量,也降低藥劑成本。即使完全不噴藥,可以像照顧一般庭園樹木般,只要在出現害蟲時,噴灑藥劑或者予以捕殺,就能健全生長。不外張的圓整灌木樹型,不會太佔栽培空間。冬季修剪時,若強剪,就能當作樹高較高的木立玫瑰栽培,若只是淺修並誘引固定在結構物上,就能當作小型蔓性玫瑰利用。若是當蔓性玫瑰栽培,高低差的修剪與誘引方式,是讓花開得更好的訣竅。適合錐形花架、平面花架等結構物。若是當作木立玫瑰栽培,建議栽種於庭院中段到後方。適合地植,也適合盆植。
【名前由来】
花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為尋找科爾基斯的金羊毛,而乘阿爾戈號出航的英雄們。
【品種特性】
類型0 灌木 / 風格・浪漫
花色・濃橙色 / 花型・簇生型
花徑・中輪 / 單花花期・普通
香・中香 / 香味・茶香、青草香
開花性・四季開花
樹高・1.5m / 樹型・灌木樹型 普通
樹勢・強 / 刺量・普通
白粉病抗性・非常強 / 黑點病抗性・非常強
耐陰性・普通 / 耐寒性・普通 / 耐暑耐濕性・強
伊芙系列中生長良好者,夏季亦能順利成長,且花顏值不減。株型整齊,容易修剪出效果。一貫伊芙系列的強香特性。照片的花是5月初拍的,3.5吋盆。
今井園育出
破曉為現代四季開花蔓性玫瑰的重要里程碑品種,,是現代大輪蔓性玫瑰的鼻祖,許多大花蔓性品種是由破曉這個品種雜交的後代,由美國育種家Dr. Walter Van Fleet 華特.梵.弗烈德育種出同名的大花蔓性品種Dr. W. Van Fleet,本是一季開的Dr. W. Van Fleet後來芽變成四季開的New Dawn破曉成為備受關注的大花蔓玫。
枝條長度為3公尺至6公尺,橫幅約2公尺,大型蔓玫,植株和花均耐熱,花香為濃郁的風信子調強香,暖季為白粉色花,低溫時會顯現由外而內白至淺粉色的漸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