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Agastache aurantiaca 脣形花科藿香屬的多年生草本。
脣形花科是大家族,出身非常多有名的香草植物像薰衣草、迷迭香、鼠尾草、羅勒、九層塔還有薄荷等等,而不例外的藿香屬也是全株都有香氣的一屬。
橙紅藿香原產在墨西哥,全株高約45公分,灰綠色的植株搭配如火焰般的橘紅色花序十分吸睛,植株氣味有點類似沒有草味的薄荷,花也是蜜源植物,所以能吸引蝴蝶和蜜蜂前來,整體植株不高大,作為花園布置可以當前景或中景;盆植也相當適合,儘管是亮眼的橙色但因為花序不大也不會過度搶戲!
這款應該是可以當作多年生栽培,不過因為原生地墨西哥多半是偏涼爽和和乾燥的地區,因此夏季最好是輕度遮蔭和避雨比較好管理!
學名: Ratibida columnifera
又是一款菊科花卉,同時也是來自美洲的花卉,分布地北至加拿大南部南至墨西哥北部均有蹤跡,如其名只要是陽光充足的草原和平原都能生長。而眾所皆知菊科看似一朵花的構造實則為多朵小花組成的頭狀花序,而小花又分成舌狀花和管狀花,組合就會有舌狀花+管狀花(經典的菊花造型)、全舌狀花和全管狀花等。它的種小名意思為柱狀形的之意也反映獨特的花形~由管狀花組成的花心周圍圍繞一圈像裙子般的舌狀花!
植株高約30~70公分,雖然偏高但整體葉片和植株纖細,加上花頭並不會很大朵因此不會過分搶戲!也不會太佔空間,盆植約6~7吋盆種植即可!
Hibiscus moscheutos 芙蓉葵,原生在北美的錦葵科木槿屬的高大草本,大概可長到約150~200公分,在花園中可說是亮眼的存在,當然修剪也能調整身高啦!
因為原生地在沼澤地附近而有沼澤芙蓉的別稱,低溫到一定程度的冬季會落葉休眠。它可以和其他同屬植物雜交,並且花市在春夏季常看到被叫做美國扶桑,花朵十分碩大但植株矮小的盆花正是它經過人工選育的後代,因此為了市場分隔我們生產的是野生的原種~
花季在春夏這時候推出確實比較不當季,不過畢竟是能適應台灣氣候又是多年生的草本,所以先種著種大待到來年開花也是沒問題的!
栽培管理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部分,盡量給足水分和充足的日照即可!病蟲害和錦葵科的其他親戚一樣,主注意防治葉蟎、粉蝨、介殼蟲、蚜蟲、白粉病即可。
建議可先換至7~8吋盆,待根滿再換一尺以上的盆。
首先登場介紹的是之前提及的山琉璃草,這款學名是Eritrichium canum 灰毛山琉璃草,為了方便稱呼和標示,商品名和介紹都以山琉璃草稱之。
屬於紫草科的多年生草本,和有名的勿忘我(草)是同科近緣;外型也有點類似的親戚。株高和實際花的樣子如照片所示,十分矮小可愛~大約只有15~20公分高左右,儘管花也是小花,但花比勿忘草還要大一圈是更顯眼一點,初開會是深天藍色,綻放就變為天藍!
紫草科家族幾乎都是蠍尾花序,這特徵會隨著花序綻放越來越明顯,編輯依經驗推測這大概是邊開花邊生長的類型,而且是多年生草本應該會變大叢一點,不過因為不清楚在台灣能否度夏還是先當季節草花觀察!
建議換盆約5~7吋(最大)單盆的大小即可。
學名:Phacelia campanularia
紫草科鐘穗花屬一年生草本,和第一個介紹的山琉璃草是同科親戚。
終於來到本次上架最後一款介紹的季節草花,花如其名便是原生分佈在美國加州為主,事實上其所屬的 Phacelia 鐘穗花屬約200個物種裡就有高達90多種分佈在加州。本屬原生也只有在北美和南美。
植株從直立到半匍匐均有,最高高度約6、70公分,但大部分都是低矮的25~30公分左右,植株密佈絨毛是為了適應接近沙漠地帶的氣候防止曬傷和減緩水分蒸散。花為深藍色的鐘型花,如此深沉且耀眼的藍在花卉中不算常見,而且還是算好栽培的種類!
栽培上由於植株有些會呈現半匍匐的特性會有點歪斜是正常的,因為原生地正是這樣趴在地上長,因此人工種植建議立個支撐會美觀一點!需要充足的日照比較不會徒長,開花性也才會好,這款草花的持續開花能力很好,養分水分充足有兩個月甚至更久花期都不是難事~
需要注意的部分是植株有點脆皮,因此不要從上方用水柱灌水,從旁邊澆至盆面會比較妥當!
自結果實能力強,如果有興趣也是可以自己收來種~
單盆最大換到6~7吋盆即可。
其最為亮眼的並非它的花,而是果實--精確來說應該是果序,同樣和蒲公英都是菊科的親戚也有黃色的小花序外,同時也都有帶如傘骨架般的冠毛的瘦果組成的果序,只不過婆羅門參的果序巨大多了~
相較於蒲公英果實除非做過前置作業和另外處理,否則很容易一吹就散的特性,婆羅門參的果序「堅固」不少,不用力吹還吹不太動,因此是更適合拿來當乾燥花材~
這次選用的婆羅門參是Tragopogon pratensis 草原婆羅門參 算是月編還有同業們以前實際栽培過幾種婆羅門參在台灣比較能順利開花結果的種類。栽培上需要注意使用排水疏鬆的介質外,也需要比較高的盆子使其發達且深的主根能有良好的發展,因此建議換到8吋或一尺以上的深盆較為合適。
草原婆羅門參是廣布整個歐洲和北美的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發達的地下軸根如同牛蒡且可食用,因此也有西洋牛蒡的俗稱。屬於偏向長日照開花的類型,花期大概會落在三月開始方會從蓮座狀的植株抽苔
金光菊是原產北美洲的一類一年生或短期多年生的菊科草本,大部分種類植株都呈現蓮座狀而花序從中心抽出,葉子表面有粗毛,有一定的抗動物啃食的效果。野生的物種不少,因此人工選育的花色和品種也多樣~
花的質地較厚所以算耐開的花卉,而且不太怕熱所以即便天氣轉熱也能有花可賞,比較不像有些溫帶花卉如虞美人一轉熱就差不多了....開花條件偏向於長日照開花,所以大概三月開始是花期,養護得好能開到夏初。
這款秋色的植株也不高,含花梗長度約45~60公分,寬度也差不多,花徑可以達到12公分且花色耀眼,編輯選擇的這款秋色更是有黃色和紅棕色混合,有更好的視覺效果!
建議可以換盆至6~7吋,如長更大還能進一步換至一尺盆。
Plantago major 大車前草以及常見的Plantago asiatica 車前草都是廣布整個歐亞大陸的多年生草本。
大車前草顧名思義葉片和植株整體都相較車前草還要大,儘管是常見野草但也是中藥草上的常客,嫩葉可以生吃;成熟葉則是川燙或炒熟食用。
如果有養兔子、天竺鼠、倉鼠、陸龜、雜食性水龜等等寵物的花友們,車前草作為一種飼料是很有營養健康的!
紫葉大車前草除了食用和實用功能外,還多了很不錯的觀賞性!大波浪滾邊的葉形再搭暗紫色的葉色,不論是單獨觀賞還是搭配花園亮色系的植物形成對比。
栽培上幾乎沒什麼需要注意的,儘管它的原種是野草,但作為園藝品種應該不會那麼強勢。
實際樣子請參考照片,紫色葉子會隨著環境不同有所變化,日照越強花青素顯色會更明顯,相對如果日照較弱就會比較綠。
萱草科萱草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由於單朵花只有一天花期又類似百合花型因此英文又稱為 Daylily 一日百合,作為食用的金針花也是萱草屬的其中一類,如今透過雜交選育也有眾多觀賞園藝品種。屬於長日開花植物,故花期約從春季至初秋左右,主要依品種和種類而定。
'Stella de Oro' 金色星星是屬於小型觀花萱草,花徑約8~10公分,早花性,約從3月至10月皆是花期。儘管單朵花花期僅一天但一枝花梗上往往有數朵,且其開花性十分優良,在季節內都能陸續抽花梗。日照需求上需要較多的日照比較能保持良好開花性。
學名: Cosmos atrosanguineus
來自中南美洲墨西哥,也同樣是菊科家族的花卉不只是花色如同巧克力般是紅到發黑的深紅色;連花朵氣味也跟巧克力般無異!!
特性上巧克力波斯菊屬於多年生草本,株高約20~30公分,寬約40公分,但實際上由於植株是匍匐生長,因此貼地的枝條往往會生根又再形成新植株;且其地下具有塊根也會自行蔓延分株,所以往往隨著時間可以生成一大盆。和大理花一樣原生於墨西哥高原怕冷也不喜濕熱,低於零度和高於30度都有可能停滯生長,在台灣平地四季均能開花,不過夏季只會零星開且花變小,如在中海拔栽培則全年正常開花完全沒有問題~
夏季養護建議放在遮雨且輕度遮蔭的地方度夏,避免淋大雨和積水,尤其雨後出大太陽更是忌諱! 儘管是多年生但隨著時間成長會偏向雜亂,建議重新種植會較為美觀且活力較佳。
學名: Agastache rupestris,和上一篇貼文的橙紅藿香也是來自墨西哥的近親,不過兩者除了花色接近和全株都有芳香外,型態和植株大小是完全不同!
岩生藿香葉片為如同柳葉狹長的披針葉,並且為銀灰色,花序為橙色至橙紅,花管較狹長且花萼是暗紅色,因此和植株銀灰色均呈現了三色對比,株高約60~80公分左右,屬於比較高大的藿香,適合在花園中放在中後景的位置,盆植則建議用7吋至8吋左右種植。
如同其名原生環境屬於排水較好的岩或沙地,因此介質也需要較為透氣,耐旱不需要太頻繁的澆水。然後香草類都需要充足的日照哦!
學名為Phygelius capensis,英文俗稱為Cape fuchsia 直譯為岬角吊鐘或岬角倒掛金鐘,fuchsia 就是現在花市很常見被稱作吊鐘花的花卉,不過真正的吊鐘花應該是杜鵑花科的一種落葉灌木,花市常見屬於柳葉菜科的 fuchsia 精確是叫做倒掛金鐘,不過俗稱並沒有個嚴謹的規範而且地區不同叫法也不同,不要過度指鹿為馬和誇張的亂取名去混淆就還好,因此最終還是選定了南非吊鐘這譯稱。
南非吊鐘如其名是南非的特有玄參科花卉,事實上這個屬也就只有兩個物種加上奇特外型實屬特別~說是草本但也有一點灌木的特性,所以是介於多年生草本至亞灌木的種類,也會生成地下根莖來分生植株。株高約80~120公分;寬可達150公分,妥妥的大型花卉,圓錐花序上有大量長筒狀紅色小花,花喉為黃色,在花園中十分搶眼!花期為春末到初秋,當然這是溫帶地區的資訊,可能在熱帶國家可以有更長的花期!
原生南非適合溫暖地區栽培的,在台多年栽培應該是沒問題的,不過植株大型會需要較寬敞的空間,盆植建議有1尺以上較為適合。
「矢車」一詞其實是日文「やぐるま」的漢字,意思是矢羽做成的風車之意,因為矢車菊花形相似於用於鯉魚旗上的矢車而得名,中文亦沿用了日文漢字的稱呼;英文則是稱為Cornflower ,這邊的corn是指穀物,這是由於矢車菊在歐洲常常混雜著小麥和燕麥等穀物在田間生長的緣故。
矢車菊亦為普魯士的代表花卉並後來成為德國國花,在德國的一些重要節日常會出現矢車菊的標誌。
矢車菊屬於一年生草本,株高矮的從2、30公分到高的6、70公分甚至100公分都有,一般來說野生型的會偏高,園藝品種為了盆栽化通常較矮,花色最經典是藍色其他有:藍紫、粉、白、桃紅等色。花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而花徑則約3~4公分左右。
這批販售的是野生型單瓣藍色花,植株會較高且株型修長所以需要立支撐或較為密集種植哦!
栽培只要日照和水分充足基本上沒有特別要注意的部分,販售規格建議移植到最小八吋盆,最大不超過一尺盆即可。花季在春季,現在種下大概2、3月開始來花。
野生型個體差異會比較明顯,外型或株高不會那麼一致是正常現象哦!
建議換盆至最小八吋盆,如根滿可再換一尺盆或以上。